
然而,世事又岂能如人所愿。高考成绩出来后,我考得比平时模考还差,刚刚上了一本线,填报北京的重点大学都不怎么保险。于是,第一志愿填报了山东大学。我当时非常沮丧,我们班是尖子班,同学里面考取清华、北大、复旦大学的不在少数,我的沮丧还来源于无法面对父亲,我知道他在我很小时就对我期望值很高,他的遗憾会比我更甚。不过父亲并没有说我什么,他只是说,山东老家的亲戚多,有什么事有人可以照顾,他比较能放心。开学时,他和母亲把我送到了济南,离开时,父亲对我说:‘笑笑,要好好读书,肯用心的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发光的。’”
父女通信,互“晒”墨迹
2000年,笑笑成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学生。在大学里,笑笑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通讯工具来与父母交流:打电话、发电子信件、手写书信……而且笑笑特别对手写的书信情有独钟,喜欢用这种质朴的方式来和父母交流,倾诉对他们的思念之情。记得读大二时,忽然心血来潮想用毛笔为父亲写一封信,特意去文具店买四五角钱一张的宣纸,写了一封几百字的信,写得她汗流浃背。待墨迹晾干后,她把信叠得方方正正厚厚的,寄给了父亲。收到这封信后父亲深为感动,把信贴在客厅的墙壁上,天天闲暇时间就站在那里对这封信细读品味。每逢家里来了客人时,都会惊奇于此:笑笑能够静下心来用毛笔写上几百字的信。
其实笑笑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的小楷就写得刚劲有力、流畅自然,煞是漂亮,他给笑笑回信时,也时常用这种小楷书写。每次收到父亲的信,笑笑都忍不住会拿去向同学们炫耀。她的同学每每看到信封上的字写得那么专业,还一度以为笑笑的父亲是位美术老师呢。
进入大学后,笑笑开始构思、酝酿,计划写一部反映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大一暑期,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大学校园生活积累和素材,她就开始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写作。暑假过完了,19万字的初稿也画上了句号。笑笑忐忑地把稿子拿给父亲看,莫言着实吃了一惊:没想到啊,女儿已经开始写小说了,而且一个暑假就拿出了十几万字的稿子!而且是在老爸眼皮子底下偷偷完成的。然而看完初稿后父亲却又只是淡淡地说:还行。
笑笑说:“现在想来,这本书写得很幼稚。‘还行’其实是父亲的一种鼓励。因为他知道鼓励对一个年轻人而言是多么重要。”
2003年初,笑笑以一本笔调冷峻的《一条反刍的狗》作为处女作杀入文坛,在读者中引起不小的反响。
此后,由于笑笑的成绩突出,被顺利保送到清华大学文学院读硕士,硕士毕业后,她成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指导教师,并在职攻读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博士。
笑笑说,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父亲的话,我觉得可以用坚强、温柔来形容,“坚强”是他的内心世界比较强大。“温柔”是他对人很宽容,可以包容很多。只有坚强的人才懂得真正的温柔。(本报记者张萌根据《著名作家莫言和管笑笑的父女情》《莫言父爱》《幸福就是父慈女孝,恬淡康安》等整理)
(责任编辑:闫妍、段欣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