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1-05 13:27:36
继续聊聊在结构家庭治疗培训上的事儿。
不过,这次李老师的回答又别开生面,让我有另一种学习。
她说:你不用放下你的焦虑。你们看我很轻松的样子,其实我实在是很紧张的,因为我需要为你们负责任,你们这么多人,需要这么多的学习。我不能很随意轻松。如果你想学的是你眼睛里看到的我的随意轻松,可能对你来说就不是太好的学习。
她告诉我们一个米纽庆的故事。
没有一个治疗师有权力随随便便闯入一个家庭,随随便便说话,随随便便做些事。如果你尊重你的来访者,那么你一定会很小心,不会滥用他们邀请你进入的苦心。
我们的那份紧张和小心,可能来自我们的责任心,所以,我们不需要急着把它放下,而该尊重它,因为那可能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2010-11-04 14:28:53
参加了李维榕博士结构式家庭治疗第四期督导班。
没想到人气这么旺,整个报告厅几乎没有空位。李老师当场示教的个案,一招一式举重若轻,行云流水般展现大师手法,直接套用发言同学的用词:惊心动魄!
特别是那个抑郁症的个案,前后不过一个多小时,看起来李老师只是说了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却把那个看起来完全不正常的人,变成了比坐在下面的我们还正常,还要懂家庭治疗的人。
表现出“问题”的那个人,常常只是风头浪尖,造势的是那片海,那些狂风,你不能单单要求巨浪停歇,假如暗流涌动、狂风大作,跟巨浪较劲,希望让它平息下来,就只是做无用功——所以,需要治疗的是整个家庭,而不是这个有问题的人。
惊心动魄,是因为治疗师看起来好似坐得稳稳当当,但真的潜入了海底——内在之海。潜到深处,几十年的功底才够应付此处险象环生的状况,才有机会引发稍稍的改变,才能够帮来访者从死死缠绕的关系里解套。
专业不专业的话头,是一个学员看完个案后激动地起来讲话引发的,她对李老师做的个案赞不绝口,敬仰无限,值得好好学习……李老师略过了她的溢美之词,却抓住了她“考过了咨询师证书,业余做心理咨询”,就让大家举举手,她想知道有多少人是这样“业余做的”。
李老师很无奈地说,不会有人坐在那里听人家弹过几首钢琴,就认为自己会弹琴了,就可以上台表演了;但为什么这么多人,光是听听看看别人怎么做心理咨询,就认为自己会了呢?
是啊。做心理咨询一点也不比弹钢琴容易啊,甚至更难!钢琴弹得不太好听还算了,如果是治病救人,怎么可以业余做做,怎么可以自以为是、随心所欲乱来呢。
如果说之前没有好老师还罢了,如果碰上好老师,却没法放空自己,基本功没扎实练,督导时也只是想让老师肯定自己做得好,一听到批评意见就屏蔽掉、就阻抗、就逃,一批一批一年一年,都是热烈的新生,热闹的看客……如果“专业的”也是这样,跟非专业又有何区别呢?
李老师其实也不需要那么多的票友,她要有人真正用心听她说,用心跟她做,才不枉费她的良苦用心吧。
2010-09-26 14:15:15
在携程上看到这家黄山脚下的酒店,一片掌声,加上介绍说四周林木环绕,跟儿子研究了几天,终于定下了这家店,还叫了接机服务。在飞机上跟儿子说,一下飞机,就会有人举着“钟华、吴书亚“的牌子,在等着我们。儿子听得分外神往……
下了飞机看到好几个举牌的,却都不是接我们。在屯溪机场打通了携程短信上山庄的电话,把情况跟前台说了,有些生气,更多是无奈。手机再响起,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很浓的港味,先说了好几次抱歉,让我看看出租车同样的钱能够到吗?知道出租车司机要多要30元,他说“是贵了哈,等等”。过几分钟打电话过来,说已经帮我叫了一辆车,要麻烦我多等等。
然后一切都很顺利。车顺着山路绕啊绕,到黄山南门脚下的山庄,它几乎就坐落在林木丛中,夏末夜晚的鸣虫,让人感觉有些过于天然了,安静得有点点令人担心。然后从前台女孩嘴里知道,帮我联系车的山庄老板,原来人现在是在杭州,就这么耐心地电话来电话去的为我们找车,人真是好啊!
“老板人真好!”,好像是山庄里每个人的口头禅,我们住了6天,听了6天。
专门给客人做早餐的大姐,在我们吃早餐时说:哎呀哎呀,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的老板。他如果在山庄的话,每天早上就会早早起来,拿着一把扫帚把昨晚落的树叶都扫扫干净,然后点支烟,看着山跟我们说‘你看你看,这么多的树!多好啊!’。
山庄的农家土菜馆,在携程上是被重点点名表扬的,其中的土鸡煲,更是受到热捧。慕名点了一煲,果然是名不虚传,鲜得让人都要咬掉自己的舌头。其中一位同住店的老兄,竟然一连三天每天都来上一煲,当然,点到第三天时被老婆狠批了一顿。
“回家就没这么好喝的鸡汤了嘛!”他看到了鸡汤同好,来我们桌旁寻求支持——我儿子正使劲喝汤,用行动表示支援。
山庄很少见到客人,各人行程不同,而且都是奔黄山去的,所以山庄里就土家菜馆热闹点,特别是那些下山的,见识过了山上50元一位的垃圾餐,往往会大方地犒犒劳劳自己的肚子。
在菜馆听得最多的也是夸老板好。“之前我们这里跟垃圾堆一样,老板来了后,拉了十几车垃圾走!才弄得这么漂漂亮亮的”。“老板要求可严啦!我们这里的卫生,可以说比周围四星的都好!洗手间里的东西,也是附近酒店最好的”。
土菜馆旁边是园林局看林子的,据说住的都是拿国家工资的人。看他们在黑乎乎的房间里看报,中午晚上弄上瓶啤酒喝喝。一墙之隔,这边是漂漂亮亮的景,那端是弄生活的灶灰、乱七八糟晾衣服的绳、腊肉、竹杆……据说,山庄老板就是租了他们的地盘开了这家店。
终于在临走前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老板。不知道是因为同样也喜欢山和树,还是因为曾在广州住过5年,很普通的香港男人,却让人有种亲近感。回上海的飞机是晚上十点后,后来发现,他特别帮我叫了一个女司机。在土菜馆吃完最后一顿晚餐,这位传说中的老板打着手电送我们回坡上的山庄,他稍走在我们前面几步,手电却一直往后照着,帮我和儿子看路。
回来向林紫老师感慨那个香港男人如何“坐在车上看到那片树”就住了下来,如何在黄山脚下用爱心和善心经营一家特别的山庄。她一点都不惊讶“就是呀!心在,人生哪里都可以落脚的啊。”
原来是这样!
2010-08-13 15:38:06
林紫心灵社区(心理博客)-黑河空调维修技术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