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天的John Banmen工作坊,看了5个可圈可点的现场个案,无数次地闭上眼睛,试着跟着John走进内在,努力地想要接一点大师传递的能量——据说史老师就在4天的某一次冥想中得到了高峰体验,让我这样一直在山脚下瞪眼绕圈圈的人羡慕不已。
收获很多,工作坊是一场心理盛宴。虽然真正滋养咨询师成长的豆浆馒头是经年累月的苦习苦练和被督导,但你偶尔也需要给自己吃上顿大餐———比如我,这3年的成长,就是08年3月玛丽亚的工作坊推动的。那种心理力量,不仅是营养,而是能量。
工作坊除了聆听大师的教导,另外一个最大的收获,是你会跟无数人相遇——不是人际的层面,而是在内心!那是另外一种大大的学习。
这4天同样。
John经常让大家发言,说说自己冒了些什么泡泡,下面就是我今天坐在电脑前冒出的一串泡泡。
本来是3人组。但3人中只有我跟读博当上副教授的安秋玲师妹2人是固定的,所以我们的“3人组”成了一个开放的小团体,每天都会换一个新人来加入,让我们欣喜不已。
开始是同济的姚老师,跟我们呆上半天就离开了,离开的时把她的饭卡和一张银行卡票据都交给了我,想想如果我起个歹心,拿着这些东西就足够作案就真是惊讶。看看,就是工作坊搞的,你立马就把陌生人当亲人了。
当然也不竟然。比如我们三人组接纳的第三个新人,就是被她们小组排挤出来的。几乎所有人,不是她们三人小组哦,而是全场的所有人,当然包括我,都认为她有问题:她在午饭时间请John上午做的个案吃饭,在吃饭时“帮助”个案“处理”她感觉John“没有处理完”的问题,当她在下午的课程开始时站起来跟大家分享她的功绩时,把好多人都吓了一跳——这就是你在工作坊要冒的风险,你第一次把自己打开,跟人赤诚相见,结果没有被认可和接纳,反而让更多的人离开你???
当她到我们小组时,很明显就能感到她受伤了,而且伤得有些厉害,伤得厉害的时候,会随手拿起武器保护自己,挥来挡去的时候,往往不小心就误伤路人,无辜被伤的人,往往又会随手抓起自己惯用的武器还击,于是她就发现,自己的敌人越来越多,自己越来越孤立,于是内心也越来越混乱:我这么真诚,人们,这些伪善的人们!!!还说自己是咨询师呢!!!这么没有人性!!!!
到我们的三人组,她同样带着武器来的。跟一个带着武器的人这么近地呆着,不会很舒服。换着是以前,我可能会做点什么,让她能够舒服一点,不过这次,我好像很清楚地知道,让她舒服点并没有帮助她,这种混乱才是最好的帮助,John已经让她开始了脱胎换骨的旅程。我们都是来学习的!尽量忍着不舒服,不让她继续受伤,我都已经太假了:她太习惯侵入别人的领地了!帮John继续工作,或者在别的三人组或者到我们的小组指导工作,实在不是她该做的事。这可能就是她需要学习的?我需要学的,是更忍耐?还是更大胆真诚一些?
4天里最让人愉快的,是一个偷偷溜进来听课的研三小女孩学生,水汪汪的大眼睛,她紧紧挨着我们,让坐下来想跟我们并组的另一个流浪人只好自己起身找新组去了,等那人走了她还在说“我就是要跟着你们俩,别赶我走啊!”,让我因为被需要和被喜欢而大大满足了一次。
当然,最让人难忘的成员,是那个复旦的哲学博士,在第2天的工作坊里,因为他的加入,小组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个很深的层面,更内在,也更亲密,我跟安老师认识快11年了,从没像这几个小时这样如此接近过。到第4天,当他真的如约回来时,那种一诺千金的可信可靠,在我的内心留了一个深深的铭印。我更是为他天然地在运用着EFT的本色所折服,我学了三期,都还不能自如地用!他是跟太太一起来的,如果俩人一起来这么沉重的工作坊,大概就是有他们俩都需要学习的东西。有时候,俩个让人家都愿意接近的人,变成家人时,往往要为如何变得亲密努力了又努力。
非常幸运地是,在工作坊结束的最后一个6人组里,呆在身边的全是我最喜欢的人:组织这次工作坊的刘翠莲老师,内科医生出身的魏老师,我们的三人组,还有,那个冒险把自己当成小白鼠,给John做示教个案的女孩,她从精卫中心的病房来到这个工作坊,John仅仅用了一个半小时,就让她丢了药片,丢掉了抑郁症,变得快乐有力量,当然,也把她变成了萨提亚和John的拥趸。透过她,我看到了萨提亚治疗的巨大力量!
还要感谢4天里陈老师的便车;感谢一同坐地铁回家的课后“4人组”:两个跟我一样是妈妈,一路上把我从学习积极分子重新变会妈妈的身份,而锦玉MM,让我重温了年轻时光,分享着写字的快乐。
最后一个泡泡,是在心里又重复了一次在 4天里很多人说过很多次的话:你是值得的!这4天真的完全值得!
2010-01-07 10:18:31
林紫心灵社区(心理博客)-黑河空调维修技术培训学校(6)